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企业新闻

企业新闻

【七五征程 · 同心筑梦】奋楫笃行绘山河 勇毅前行开新篇

发布日期:2025-08-27 信息来源:生态与环境工程院   作者:生态与环境工程院  

【编者按】2025年是西北院建院75周年,也是西北院“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回顾过往,公司上下攻坚克难,全力抢抓战略机遇,提前一年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再造一个西北院”规划目标。五年来,各二级单位围绕高质量发展核心,群策群力、各展其能,作出了突出贡献。公司特开设“七五征程·同心筑梦”专栏,集中呈现各二级单位的实践成果与奋斗风采,共绘发展新篇。

今天推出第六期:《奋楫笃行绘山河  勇毅前行开新篇》——生态与环境工程院

生态与环境工程院作为公司生态环境业务的技术引领与战略支撑单位,始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公司“一二四四”中长期发展战略,聚焦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生态环境领域服务能力,系统围绕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命共同体,构建起水、土协同治理,陆、海双向发力的业务新格局。

一、规划引领,筑牢区域发展生态链

规划是引领地方发展的行动指引,生态院深入落实集团“高端切入,规划先行”的营销理念,以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为核心,精准理清地方发展与生态制约的矛盾关系,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生态环境领域全生命周期一揽子解决方案。成功策划了广州市花都区防洪、排涝、排水规划,洪湖流域生态治理工程、陕西泾河干流系统治理提升规划、榆阳区生态治理规划等一系列综合治理项目,有力支撑顺德、花都、湖北、榆林等重点区域系列项目落地,从“生态愿景”到“绿色实景”的价值转化。

二、八水统筹,构建人水和谐生态景

生态院坚定秉承“八位一体”的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体系, 不断做强水环境治理核心竞争能力,做专水务排查设计信息化治理模式,做优水利防洪排涝协同治理技术优势。自成立以来,生态院累计承接国家及省市重点项目百余项,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在国家黑臭水攻坚战、山水生态修复、美丽河湖、幸福河湖治理领域树立了行业品牌,坚定完成公司生态环境治理的企业使命。

水环境河岸统筹综合治理。持续深入推进流域水环境治理业务蓬勃发展,雄安白洋淀、深圳宝安、光明、巢湖和南昌等治水项目成效显著,陆续圆满收官;陕西长安、蓝田全域治水项目全面建成,为地方建设高质量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生态基础;秦岭、兆河山水治理工程获评自然资源部、央视样板工程;杭州大运河文化公园高效建成,成为亚运会配套工程的标杆工程;银川兴庆区东南部再生水综合利用项目为地方政府成功化解了环保风险,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西安国际港务区灞河治理完工后获评国家水利风景区、陕西省幸福河湖名录。为实现“清源洁流,碧水兴城”的美好愿景,生态院始终将工程治理的技术难题与科研实验相结合,以数字模拟和模型实验成功帮助地方政府解决了众多生态痛点难题。

水务厂网源河一体推进。顺德南顺联安围、大良勒流、第二联围系列工程作为佛山市最大的水污染治理项目,采用“排查+勘察设计+信息化”新模式,开启“水污染治理3.0”新篇章;开辟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新赛道,在内蒙古海拉尔建成0排放再生水厂,为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水资源短缺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长安区、花都区农村污水治理、府谷城乡一体化供水等民生工程,造福当地百姓。

水利流域协同安澜佑民。榆林南部山区煤矿疏干水综合利用系列项目为榆阳区、横山、靖边等煤炭资源型、高耗水城市提供了非常规水源利用的良好范式;长安区库峪、梨园坪、高冠峪水库项目、广信灌区水利及信息化改造项目建成后将为地方水资源保障、节水灌溉提供坚实的工程保障;广州花都区兴化涌、西群河、白坭河治理、田美河河闸工程为代表的防洪排涝项目,全方位理顺地区水安全保障网,助力区域经济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

三、战新开拓,打响碧海净土生态战

耕地保护、矿山修复、光伏治沙齐头并进。甘肃陇西、福建政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确保新增耕地的面积与质量双达标, 天津蓟州高标准农田顺利完工,落实国家耕地保护目标任务;中标公司首个白银市盐碱地综合治理项目勘察设计,并联合国内顶尖农业科研机构,开展盐碱地治理实验,为西北旱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庐南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创新应用水土污染源解析技术、物化生三位一体修复技术,实现生态系统的系统性恢复,被央视媒体反复报道。塔克拉玛干、乌兰布和与腾格里等沙漠区域,构建光伏治沙领域技术体系与应用模式,实现光伏产业发展与生态治理的协同推进。

海岸治理安全、生态、经济效益并重。践行“海洋强国、美丽中国”战略,焦聚海堤生态化改造、沙滩修复、红树林修复、海草床等核心技术开发,探索“生态修复+”模式(如+新能源、+文旅),提高岸线使用效率,实施广西北海市百曲围海堤生态化改造工程、茅尾海综合治理,中标公司最大的防城港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建成广西北海市红树林生态修复与互花米草清理工程,构建 “诊断-设计-施工-监测-碳汇开发” 的全周期服务链条。

四、科技赋能、培育青山绿水生态技术

数字服务设计、施工、运营全过程。生态院打造水环境排查系统、水信息模拟平台、智能化设计平台等产品,促进多专业、全过程、高效率协同设计;定制线性、面状工程施工/建造管理平台,赋能施工总包项目质量、进度、安全与文明施工管理,助力公明片水质及水务设施安全保障工程、光明区上下村排涝泵站工程斩获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BIM数字化工程应用二等奖;西安市长安区农村污水集群管控平台、上饶市广信区连片灌区智慧管理平台、深圳市光明区城市洪涝预报预警平台,促进水利/水务工程运维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升级。

科研攻关破难题,创新成果蓄势能。围绕水环境综合治理、土壤及地下水修复、生态修复、洪涝预报预警、市政给排水等重点方向,生态院开展产学研用协同攻关,牵头承担各类科技项目61项,其中包括政府类省部级以上科技项目16项。取得专利授权175项,软件著作权62项,工法11项。主参编国家、行业等各类技术标准23项,发表高水平论文304篇。生态院2022年成立以来,获各类科技进步奖62项,各类工程奖144项。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工程奖9项,集团及公司级优质工程奖、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等各类奖项24项。

平台建设筑堡垒,协同创新提质效。生态院主建“陕西省水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参建陕西省生态水利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电建水环境治理研究中心等多个平台;参与集团“水资源与水环境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承担水环境治理及土壤与地下水修复等重点研发任务6项。有力推动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助力打造生态技术创新“新高地”。

行业交流拓视野,品牌影响再提升。生态院主动搭建行业交流桥梁,承办2022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学术论坛、2023全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与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创新高峰论坛、2023年首届可再生能源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论坛2024年生态学会生态文明大讲堂等大型活动,集中展示生态治理前沿成果;在长安大学、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省水利学会等主办的重要学术会议上作专题报告,持续提升生态院在行业内的专业话语权与品牌影响力。

五、不忘初心,迈向绿色创新生态路

大道至简奋斗为要,征途漫漫初心不改。站在新起点,生态院将始终以美丽中国建设为己任,深刻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治理理念,发挥“军团作战”的技术集成优势,深耕生态治理这片广袤的热土,奋力谱写“十五五”新篇,让我们以匠心为笔,共同绘就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