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企业新闻

企业新闻

中国电力主题日丨西北院75载征程推动三项工程入选“电力工业遗产”名录

发布日期:2025-07-26 信息来源:党群工作部   作者:何倩  

7月26日是中国电力主题日,为纪念中国有电143周年,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公布了电力工业遗产名录,西北院勘测设计的盐锅峡、刘家峡、龙羊峡水电站入选。

中国水电装机容量从1949年的36万千瓦跃升至2024年的4.27亿千瓦,稳居世界第一,整整经历了75年的拼搏历程。

西北院自1949年成立至今,75年来已建水电站总装机规模超4500万千瓦,居行业前列。其中盐锅峡、刘家峡、龙羊峡三项遗产工程如同三颗璀璨星辰,见证了中国水电从起步到领跑的辉煌征程,为建院75周年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黄河首座”到“亚洲首座”」


盐锅峡水电站  新中国水电事业的 “开山斧”

1958年,为缓解西北地区迫在眉睫的用电需求,国家决定“快马加鞭”建设盐锅峡。

西北院勘探队在甘肃永靖的盐锅峡扎下帐篷,拉开了新中国“根治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的序幕。

这场与时间赛跑的“闪电战”里,西北院人在油毛毡工棚组成“草棚设计院”,凭借自主勘测设计方案,首创“上戗下围”修筑草土围堰,创新采用混凝土宽缝重力坝,在“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极限挑战中,用“土法”破解难题。

三年时间,设计牢牢守住了工程质量底线,在湍急的黄河上筑起了我国首座集自行设计、施工、制造设备、安装运行于一体的国字号水电站工程。

1961年11月,盐锅峡4号机组发出“黄河第一度电”,成为“黄河上的第一颗明珠”。

如今,这座电站仍以35.2万千瓦装机容量年发电20.8亿千瓦时,其由西北院规划的库区生态系统,使太极岛湿地成为 2 万余只候鸟的栖居天堂。

刘家峡水电站  共和国水电长子的 “成人礼”

20世纪50年代,当黄河上游亟待电力支撑国家工业化时,西北院以“自力更生破万难”的魄力,在刘家峡峡谷开启挑战世界级难题的科技攻坚战。

作为托起“黄河明珠”的“智慧脊梁”,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石瑞芳带领团队以“为工程终身负责”的担当,采用先进的结构计算和施工工艺,确保了大坝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攻克高地震烈度区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结构稳定难题,破解泥沙治理等世界性难题,其排沙设计成为高含沙河流开发的范本。

1969年4月,刘家峡水电站第一台机组成功发电!这座完全由中国人自行勘测、设计、施工、制造设的亚洲首座百万千瓦级水电站,不仅提供了强大的电力,更奠定了中国大型水电工程独立自主设计的根基。

这座代表20世纪60年代中国水电设计最高水平的电站,2009年入选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工程建设”。

如今,刘家峡水电站不仅是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更是承载历史记忆和民族精神的工业遗产。

龙羊峡水电站  高原雄鹰的 “腾飞时刻”

1989年,由西北院勘测设计的龙羊峡水电站四台机组全部并网发电,这座“万里黄河第一坝”也成为我国“西电东送”战略早期里程碑工程。

这座坝高178米、总库容247亿立方米的国字号水电站,坝高、库大、地质条件复杂,被国际知名专家誉为“挑战性工程”。建设中,设计采用一系列新技术,解决了坝肩稳定、滑坡涌浪、下游消能等技术问题,多项技术指标达国内领先水平。

“龙羊峡”代表20世纪80年代中国水电设计最高水平的电站,2024年入选中央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86年起,“龙刘”两库联合运行发挥了黄河上中游河段的防洪、防凌、供水、灌溉等综合作用,保证了黄河上游现有梯级的发电效益。

如今,龙羊峡水电站不仅续写着“一坝锁黄河”的传奇,更以“水风光储”全面融合的创新实践,让清洁能源点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万家灯火,彰显中国水电的国家名片价值。

「从“攻坚克难”到“创新引领”」


自力更生的奋斗基因。盐锅峡工程师用算盘推演水轮机参数;刘家峡“洞穿龙宫”破解地下厂房迷宫;龙羊峡解决“挑战性”地质难题……这股从黄河峡谷中淬炼出的奋斗精神,已转化为西北院服务国家战略的攻坚力量,75年来,一代代西北院人用智慧破解技术难题,用科技赋能生产变革,让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 的精神底色愈发鲜亮。

科技创新的永恒追求。盐锅峡的攻坚破难,刘家峡的自主创新,龙羊峡实现高水头大坝设计的国际突破,西北院的科技创新之路始终与国之重器同频共振。75年来,这股创新劲头不断迸发,连续4年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获批国省级高级别科研项目90余项,获得国省级科技奖394项、拥有“四综甲”资质和615项优秀工程成果奖,连续获评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行动”标杆等级。

战新培育的突破动能。龙羊峡水光互补,风电引入,光热加码,使“水风光储”全面融合。西北院作为我国最早涉足光热发电、海上光伏业务的单位之一,从推动光热、海光入选集团战新产业新方向,到完善战新业务专项激励 “指挥棒”,西北院在战新产业赛道上持续发力。这股培育新动能的冲劲不断彰显,构建起以光热、海光为标杆,压缩空气储能、土壤修复等多点开花的战新业务新格局,让转型升级的步伐愈发坚实。

七十五年风雨兼程,七十五年春华秋实。西北院脚踏强国复兴征程、沐浴时代浩荡春风,自诞生之日起,便肩负着“国之大者”的重任,怀揣着“能源报国”的炽热初心,凭借无畏的勇气、卓越的智慧,在能源领域持续发力,在扎根西北、辐射全国、放眼世界中书写了高质量发展的辉煌篇章。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