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新闻
全国首台套海上光伏智能打桩装备“电建海装001号”正式上水运行! |
|
|
|
10月28日,全国首台套海上光伏智能打桩装备“电建海装001号”首发宣介会暨上水仪式在山东威海成功举行,西北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尉军耀,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林蓉,西北院副总经理李蒲健等领导出席活动。 近年来,随着内陆土地资源的日益紧缺,占地较广的光伏项目开始将应用场景逐步拓宽到了广袤的海洋。从去年山东省首批11.25GW的海上光伏项目启动,到今年江苏省《海上光伏开发建设实施方案》规划的12.65GW海上光伏项目,福建、河北、广东、浙江……越来越多的省份开始将海上光伏纳入中短期光伏开发的重要方向。 西北院于2021年启动了市场调研,历时2年完成可研、研发、设计的全过程。今年7月,西北院海上光伏智能装备建造项目开工,历时3个月建造,全国首台套海上光伏智能打桩装备“电建海装001号”正式上水,标志着我国海上光伏在近海施工领域迎来全新的突破。 尉军耀在致辞中表示,西北院作为国内最早从事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业务的单位之一,历经30余年的耕耘与探索,已经形成代表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技术服务体系、技术标准体系以及科技创新体系。截止2022年底,勘测设计、并网的风电规模已达68.45GW,并网光伏规模达41.25GW,分别占比全国17.6%、11.4%,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西北院凭借投建营一体化优势,自主投资、研发、建造的“电建海装001”号海上光伏智能打桩设备,必将成为我国海上光伏蓬勃发展的重要引擎。 林蓉表示,文登区风、光资源丰富,近年来抢抓“双碳”机遇,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此前与中国电建西北院合作的HG32海上光伏项目是国内首批在近海实施建设的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项目,目前已成功离网发电,充分展现了西北院强大的自主核心技术,“电建海装001号”成功上水,为文登区海上光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装备支撑,对推进光伏全产业链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海上光伏前景广阔,但完全不同于内陆的建设、工作环境,在潮汐、波浪、海水、海流、腐蚀、台风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技术方案的可靠性、经济性以及施工便捷性,是当前海上光伏项目能否落地的关键。 例如在施工方面,浪潮汐会导致海上船机设备稳定性差,施工质量、精度控制难度大;施工组织、施工人员管理难度大以及海陆施工的高度匹配都是影响海上光伏建设的重要因素;从桩基础施工到上部结构安装、从配电设备安装到桥架及电缆敷设都要用到专业的安装设备,并进行严苛有序的统一调度。 目前我国还没有海上光伏专门的施工及运维船只设备,现在利用的内河湖泊桩基施工设备,体量小不适合于海上施工;海上风电桩基施工设备则是吃水深、成本高、打桩效率低;港口工程桩基施工设备虽然灵活,但效率低。 “电建海装001”号基于当下海上光伏建设施工痛点,通过针对性的调研、研发,攻克了相关难题,并实现了智能化操控。李蒲健介绍到:“电建海装001”号长66.66米,宽22米,型深4.5米,配备了2台40米、30吨克令吊,2台行程5米的移动台车、2台固定定位桩。 此外,该设备实现了高效打桩,较海上风电等海洋工程等桩机施工装备效率提高了3-4倍;精准定位则突破了单一锚机定位,增加了移动台车与锚机配合的综合方案,既实现精准定位,又避免了施工过程中涌浪的影响;智能化操控则集成了船舶管理、打桩定位、能效管理、安全检测、视频监控五大系统,充分实现了船机、船岸的有效结合。设备申请了百余项发明专利,是国内首台套近海光伏专用打桩设备,为我国海上光伏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数字化和海上智能装备创新的不断发展,“电建海装001号”的成功上水意味着海上光伏的建造施工技术将如虎添翼,而中国电建西北院也将与行业一起,共同开拓海上光伏智能装备制造的新篇章。 |
|
【打印】 【关闭】 |
浏览次数: |